七夕(在樓上佛堂外拜拜--陽台)
準備用品:
桌子一張,香爐一個
香品一些,蠟燭一對,壽金一仟,
七夕娘娘衣服十套,粉一盒,尺一隻,剪刀一隻,
針線包一盒,鏡子一個,古銅錢隨意,紅絲線一只,
漂亮香花一束,麻油雞一鍋,
甜竽頭一鍋,麻油飯一鍋,
碗七個,筷子七雙,
七夕,又名乞巧節、七巧節或七姐誕,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,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。
傳統上,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,中國大陸、港澳、台灣、朝鮮半島、越南和日本人
都會慶祝七夕,
但日本由於明治維新後改用西元,所以七夕現也改在陽曆7月7日慶祝。
七夕:
農曆七月七日夜晚,俗稱「七夕」,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。
古時候,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織女,花容月貌,手藝高明,天天為
天宮織錦。
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,由於勤於牧牛耕種,因此玉帝就把織女許配給他。
但是沒想到兩人卻漸漸廢馳了工作,玉帝非常擔憂,就命令喜鵲(現為吉祥的象徵)轉
告二人,每隔七天才允許二人相聚一次,喜鵲竟把命令傳說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,
玉帝聽到這個消息,十分生氣,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,並用髮簪在
空中劃了一道境界,把二人隔離。
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銀河。
同時,為處罰喜鵲的失職,命令喜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,要集合同類,在銀河上
搭起一座長橋,好讓牛郎與織女過橋相聚。
每當二人相聚之時,互相傾訴一年來的思慕之情,不斷地淌著傷心的眼淚,因此,每
年七月七日的晚上,空中常常會下著毛毛細雨。
習俗:鬥巧、乞巧、晒衣、晒書、土娃娃「磨呵樂」、巧果、應節小玩意、拜七娘
媽、做十六歲、拜魁星等。
更新時間:11/08/2014 點選次數:884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