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公菩薩佛辰
農曆二月初二
濟公活佛為宋朝時天台人,
俗姓李名修元,
十八歲時剃度於杭州西湖靈穩寺,
法名「道濟」.
濟公年幼就聰明過人,
過目成誦,且能倒背如流.
十二歲就中了秀才,
成了當地知名神童.
但自此以後他就不求上進,
反而對佛經產生了興趣,
每逢至寺廟上香總是流連忘返,不忍離去;
一但拿到寺內經文,就秉燭達旦讀誦不已.
其父見他荒廢學業,影響了前程,
非常焦急,趕緊為他訂下了一門親事.
濟公從小就驕生慣養,喜愛美酒佳餚;
唯獨對女色不感興趣,避之猶恐不及,
於是在一天夜裡,偷偷逃離家鄉,
跑到杭州靈穩寺,剃髮為僧,循入空門.
傳說他在靜慈寺時,有一次寺廟遭到大火,
需要木材重建,於是他便到山上以袈裟罩住山頭,
將整座的樹木連根拔起,
隨江水流到杭州,濟公在回寺報知眾僧,
木料已在香積井中.起初大家不信,
當前往觀看時,果然有六個壯漢井中吊出木材,
這就是六甲神前來幫助.
嘉定年間坐逝,葬於虎跑塔中.
據說濟公原是西天雷音寺裡的紫腳羅漢,
領佛祖的法旨,來到凡間,宣揚佛法,醒世度人.
為了方便濟世渡人,濟公生前裝瘋顛狀,
時而裝瘋賣傻,時而爛醉如泥,
借此來探得民間隱情,
世人因此稱他為「濟顛」.
有人問他,藉酒裝瘋因何而醉?
他說:「眾生以醉,我若未醉,如何醉裡渡他」.
他的一言一行,每顯離奇,但研究他的本意,
又是多麼平淡而踏實,真可說是緣俗中煉性,
方顯其真,要向沙中掏金,方見其實.
死後履顯聖跡,人們就尊稱他為濟公,
佛教徒們則稱他為「降龍羅漢」.
台灣民間對濟公活佛的信奉,本來不算普遍,但因大家樂趣起後,使得各地供奉濟公活佛
的廟宇或神壇大為增加.民間的迎神賽會中,也多出了化裝成濟公的乩童,大搖大擺晃在
迎神隊伍間,
更新時間:11/08/2014 點選次數:7759
|